
變壓器作為電力系統的核心設備,其絕緣性能直接決定運行安全性,而受潮是導致絕緣失效的常見誘因。以下從受潮原因、危害及應對措施展開說明。
一、變壓器受潮的主要原因
變壓器受潮并非單一因素導致,而是多種環境與維護問題共同作用的結果:
環境因素:若變壓器安裝于潮濕場所(如地下室、多雨地區)或未投入運行前長期暴露在高濕度環境中,潮氣會通過縫隙侵入繞組、絕緣層,導致絕緣電阻下降。
維護不當:在儲存、運輸或運行過程中,若密封不良,水分、雜質或油污易混入絕緣油,破壞油的絕緣性能;尤其當油面降低時,絕緣油與空氣接觸面積增大,空氣中的水分會加速滲入,進一步降低絕緣強度。
制造缺陷:若生產時繞組內層浸漆不徹底、干燥工藝不到位,或引線接頭絕緣不完整,會為潮氣留存創造空間,長期運行后易引發絕緣老化。
設備老化:年久失修的變壓器因密封件老化導致油面下降,或絕緣層自然枯焦、脆化,失去防潮能力,加劇受潮風險。
二、受潮的危害與典型故障
受潮對變壓器的損害具有漸進性和隱蔽性,主要體現在:
絕緣性能劣化:水分會降低絕緣油的擊穿電壓,使繞組匝間、層間或對地絕緣電阻下降,當絕緣強度低于臨界值時,易發生短路故障。
設備壽命縮短:受潮加速絕緣材料老化,繞組絕緣層可能因長期受潮而枯焦變黑,喪失絕緣功能,尤其一次側繞組因承受高壓,更易出現匝間短路、對地擊穿等問題。
運行風險升高:受潮引發的故障可能導致變壓器突然停運,甚至引發火災、停電等連鎖事故,對供電可靠性造成嚴重影響。
三、受潮的處理與預防措施
針對變壓器受潮問題,需結合 “預防為主、及時處理” 的原則:
日常監測:定期檢測油位(確保在標準刻度范圍內)和絕緣油質(通過介損、擊穿電壓試驗判斷水分含量),發現油位異常或油質劣化時,及時補充或更換絕緣油。
環境控制:將變壓器安裝在干燥、通風的場所,潮濕地區可加裝除濕裝置;停運或儲存時需做好密封防護,避免潮氣侵入。
維護保養:定期檢查密封件(如墊圈、閥門),及時更換老化部件;對受潮輕微的變壓器,可通過真空濾油、熱油循環等方式去除水分;嚴重受潮時需解體干燥處理,修復或更換受損繞組。
老化設備更新:對接近使用年限、絕緣層嚴重老化的變壓器,應及時報廢更換,避免因受潮引發惡性故障。
變壓器受潮是可防可控的隱患,通過規范安裝、定期維護和及時處理,能有效降低受潮風險,保障設備長期穩定運行。